近日,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灾后抢修保护工作全面结束。2021年秋汛期间,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现存的6座建筑受灾受损严重,原“河津县委张家庙支部”屋面坍塌,其余建筑均出现屋面漏雨、局部塌毁、基础下沉、墙体开裂等险情。秋汛之后,河津市文物保护中心积极制定保护方案、倒排抢修工期,扎实有效的推进了河津的灾后文物重建工作。该工程总投资44万余元,于今年3月份启动实施,对受灾的6处建筑进行了全面保护抢修,工程已于近日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。 
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属县保单位,现存中共河津地下县委重要会议旧址、县委书记高峰故居、冯保娃旧居、姚银德故居和地下县委联络点(小朋友书店)、张家庙支部、乡吉地委情报联络站(豆腐坊)等旧址,2007年被运城市委、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12年被公布为河津市文物保护单位,2021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首批革命文物,并被确定为运城市级红色文化遗址。 抗日战争期间,中共河津地下县委利用北联吕梁、南接晋南的独特区位优势,在开展区域斗争的同时,承担着中共乡吉(乡宁、吉县)地委与晋南周边各县的联络任务,对延安的重要决策和战略部署传达,起着关键的枢纽作用,为晋南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近年来,在河津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中共河津县委旧址已成为河津市又一处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、“党员廉政建设教育基地”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