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月17日至18日,由稷山县委、县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后稷论坛在山西国际会议中心举办。此次论坛以“探源农耕文明·推动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旨在搭建起深度研究后稷农耕文化的平台、各方人士合作发展的平台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平台,进一步凝聚共识、汇聚合力、推动发展。 
9月18日,在中国·稷山第二届后稷论坛上,第四届后稷农耕文化研讨会召开。稷山县委书记吴宣,县政协主席李建民,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张寒梅,县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、县委办主任王红新,副县长高康夏等领导出席。 

与会人员观看了《重走后稷迁徙之路》专题论证片,来自中国先秦史学会、国家博物馆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、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学者作了深入交流研讨。大家一致表示,将从多角度发力,对后稷农耕文化的起源、形成和发展基本图景以及演进路径深入研究,弘扬传统文化,推动乡村振兴。其间,该县向与会专家学者赠送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后稷文化论集》,与山西考古研究院签订了在稷山开展文物系统调查意向合作协议,发布了《第二届中国·稷山后稷论坛(太原2022)宣言》。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崔俊俊认为,稷山东渠遗址所处的时期恰好相当于后稷文化时代,这对深入挖掘后稷文化内涵提供了难得的考古材料。遗址发现大量的动植物遗存,表明这一时期已经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活动,是“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”农耕文化的考古学实证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