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,让更多的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文物之美,了解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。9月29日下午,稷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刘彦俊、王钰娜走进下迪小学开展“行走的课堂”校园活动,为下迪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场历史文物宣讲“盛宴”。 刘彦俊围绕“兴华寺壁画背后的故事”,从三方面讲解:一是兴华寺的历史沿革。二是兴华寺壁画的百年沧桑。其中讲解了《过去七佛佛会图》《弥勒佛佛会图》《太子降生图》等四大壁画的历史故事、保存情况等相关知识。三是兴华寺壁画重放异彩。主要讲了稷山县博物馆对兴华寺壁画的保护及宣传措施。 刘彦俊的讲解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爱国情怀,敲开了孩子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大门。 随后刘彦俊跟同学们进行了总结回顾及互问互答。回答对的同学奖励了文物知识书籍及成语接龙卡,以助力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。接着,孩子们针对文物知识进行了提问,刘彦俊给予了详细而又耐心地解答。 稷山县下迪中心校校长马杰借此机会激励孩子们多学文物知识,懂得保护文物,热爱祖国,热爱家乡。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“第二课堂”的功能,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增强了同学们对美好家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 来源:稷山县文物保护中心
|
|
|